公考面试题目越来越难,如何才能出彩?以职业打假行为为例

人浏览 2022-05-28 11:24:10
首先大家注意,今天的题目落脚点在如何出彩,而不是如何完成答题上,因为完成答题是一件很简单的事情,你完全可以出口千言,离题万里,这也是一种完成答题的方式。

然后说正事。

近年来,面试的出题方式越来越灵活,题目也越来越难。在面试班学到的套路,经常无用武之地。

尤其是一些部委的面试,往往在结构化面试之后,还有第二轮乃至第三轮,形式非常灵活,问题也很随机,比如会针对你的答题,持续追问,轮番轰炸,这就是答辩式的面试。

面对这种答题方式,唯一的破解之道就是增强内功,平时就要刻意去锻炼自己讲话的逻辑性,同时要积累一些比较出彩的金句。

比如我经常看到一些对落马官员的介绍,特意指出这些人讲话很有逻辑,任何问题都会用第一,第二,第三的形式来回答,这固然是一种讽刺,但是也说明了逻辑的重要性。

当然,更多的考生面对的是结构化面试,也会有一些题目出题方式很灵活,乍一遇到,许多考生会乱了阵脚,比如让你讲一个故事,描述一个地方等。

针对这类题目,该如何破解?

建议挺多的,但是有一条很重要,就是透过现象看本质。这是辩唯物辩证法的具体应用,我们结合题目来看看。

2022年5月22日四川省考公务员执法岗面试题:

(介绍了一名职业打假人的事例)打假人将造假方告上法庭,获得了赔偿。对于职业打假人,请谈谈你的认识。

这个题目并不难,许多同学会针对职业打假人谈看法,比如职业打假人存在的合理性与不合理性,然后谈谈如何规范。

这样的答题有毛病吗?没有。

有亮点吗?也没有!

我们要注意,这是执法岗的考试,那就要站在执法的角度去回答这个问题,这就是透过现象需要看到的本质,而不是单纯的就事论事。

那么执法部门对职业打假的行为到底是怎样一种态度?

我们先看一些文件:

2019年5月,中共中央、国务院印发《关于深化改革加强食品安全工作的意见》,明确提出“对恶意举报非法牟利的行为,要依法严厉打击”;

8月,国办印发《关于促进平台经济规范健康发展的指导意见》,提出“依法打击网络欺诈行为和以‘打假’为名的敲诈勒索行为”;

尤其是2019年11月30日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发布的《市场监督管理投诉举报处理暂行办法》,这是执法部门的文件。第十五条:

投诉有下列情形之一的,市场监督管理部门不予受理:

不是为生活消费需要购买、使用商品或者接受服务,或者不能证明与被投诉人之间存在消费者权益争议的。

怎么理解这句话?

就是针对职业打假人的恶意投诉举报行为,从顶层设计层面提供执法依据。

此后,全国各地纷纷出台相关细则或者条理,比如《宜春市关于有效应对职业投诉举报行为 营造“四最”一流营商环境的指导意见(征求意见稿)》,文件开头就明确:

“以打假、维权、反欺诈为名,行牟利之实”的职业投诉举报呈现团伙化、专业化、规模化、程式化的特征和趋势,不仅严重困扰企业正常的生产经营秩序、影响营商环境,且投诉举报、信息公开、复议诉讼、监察投诉、信访等权利被滥用,大量挤占有限的行政资源和司法资源。在食品、广告等领域甚至出现“造假”式的索赔和举报行为,已涉嫌构成违法犯罪。

这段话就可以作为对职业打假行为分析的标准答案。

所以,对于职业打假人,我们不能再简单的进行辩证分析,各打五十大板,而是要站在执法角度,重点去分析去危害,以及如何规范,这才是政府思维、执法思维的体现。

这才是执法岗考这道题目的本意。

所以报考执法岗的同学,务必要对最近两年法律法规上的一些新变化有个了解。

近期有个热点案例,就是女子卖扣肉被打假人举报为“三无产品”,很有可能成为出题素材,大家不妨关注下。

再比如浙江某事业单位高层次人才引进的面试题:

现在年轻人都普遍喜欢晚睡,并且很多人明知道晚睡不好,但就是没有办法改变,请你谈谈看法。

大多数同学的答题可能是先谈谈危害,然后列举一些原因,最后重点谈如何改进。

这样答题同样存在一个问题,就是没有透过现象看到本质。

所有的综合分析题,尤其是社会现象类的题目,其实都是希望我们能看到背后的真相。

比如晚睡这个事,其本质问题有:

从社会发展层面看,现在的年轻人生活压力偏大,白天都被工作学习占据了生活,面对奔波与劳累、焦虑与压力,选择“报复性”熬夜,熬夜似乎是一种主动选择,这就是一个本质性观点。

从科技进步层面看,体现了互联网对于现代人生活方式的改变,再深入一点,科技对于生活方式的改变,这也是一个本质性观点。

从个人层面看法,明知道有危害还是改不了,反映的是部分人价值观的问题,存在娱乐至上、缺乏自律的问题,然后用你丑你先睡,我美我无所谓来自我安慰,更有甚者,甚至用“习惯了晚睡,只是为了等一个劝我早点睡,跟我说晚安的人”来YY,简直毁三观。

我们从这几个层面出发,再引申到一些生活中的其他现象,比如从科技进步层面看,塑化剂、瘦肉精、工业甲醛等等科技产物,都在不断伤害着人类的身体;再比如从个人层面,校园贷、躺平族等现象,都是同样的原因。

这样答题,才算是看到了现象背后的本质,思维的广度和深度,自然就出来了,也就容易引起考官的共鸣。

因此,平时在学习的时候,就要注意多点思考,掌握一些有深度、有高度的观点,这才是面试的正确方向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