专业解读|网络与新媒体

人浏览 2024-05-16 09:28:36

点击蓝字

关注我们

距离高考不到一个月的时间,除了考试之外,还有很多的事项需要考虑,如院校、专业、城市等等的选择,为帮助考生们了解专业情况,提前做好专业选择与职业生涯规划,让我们一起来看看把!

今天为大家介绍的专业——(网络与新媒体)

什么时候开始在国内高校开设的?

1

教育部在《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》(2012年)中以特设专业的方式新增“网络与新媒体”(050306T)专业。

网络与新媒体专业是什么?

2

网络与新媒体属于新闻传播学类专业,是顺应数字化时代传媒产业变革趋势而逐步发展起来的新兴专业,面向互联网和数字化科技,具有较强的跨学科和应用性特征。

网络与新媒体专业要求学生既能从事数字化新闻信息的深度、综合、跨学科的生产和传播工作,同时具备数据挖掘分析技术、新闻产品设计制作技术等传播技术类工作能力。此专业注重人文素养和价值观塑造,亦强调互联网时代的软件操作能力和专业技能的掌握,主要培养文理结合、德才兼备、既懂理念也能实操的创新人才。

目前国内开设的高校有哪些?

3

作为一个顺应网络技术快速发展的新兴专业,网络与新媒体专业的建设当前正处于上升期。截至2021年3月,全国获批开设网络与新媒体专业的高等院校共314所,其中广东省内有13所,包括暨南大学、华南师范大学、广东外语外贸大学、汕头大学、广东技术师范大学、岭南师范学院、韩山师范学院、广东金融学院、广州大学、深圳大学、广州新华学院、广州软件学院、广州南方学院等。

学制是几年?授予什么学位?

4

学制为4年,授予文学学士学位。

什么时候开始在国内高校开设的?

5

网络与新媒体专业核心课程有:新媒体概论、新媒体设计基础、动态设计、新媒体用户研究、视听传播导论、视听基础、基于python语言的互联网程序设计、网络哲学、网络营销、媒体融合、数据抓取与清洗、数据可视化、网络视听媒体文化、纪录片创作、影像声音创作、摄影艺术等。

就业前景如何?

6

网络与新媒体专业的就业方向有科学研究、新媒体产品策划设计与运营、新媒体内容生产与传播、短视频制作与运营等。根据智研咨询发布的《2021-2027年中国新媒体行业竞争格局分析及投资决策建议报告》,近几年我国新媒体行业市场规模快速增长,已经从2014年的2379.3亿元增长到了2020年的10548亿元。产业蓬勃发展带来人才需求量的增长。据统计,2013—2018年,新媒体运营职位的人才需求量增加了10.8倍,成为近年来人才需求增长最快的职业之一。

报考建议有哪些?

7

1.对于新媒体时代的问题感兴趣,肯钻研。网络与新媒体专业对学生的培养既包括新闻信息生产传播能力,同时也涵盖新媒体设计、制作、网络技术等方面的传播技术能力。这要求考生对于新媒体时代的现象有思考有兴趣,有一定的洞察力,在自身感兴趣的领域肯钻研,有浓厚的自主学习能力。

2.具有一定的数据思维或设计创新思维。虽然本专业按新闻传播类招生,文理兼收,但是该专业在人才培养过程中较为重视学生的新媒体数据思维培养,学生要具备适应大数据时代要求、以数据驱动网络传播的实践能力。此外,在智能传播时代,创新思维将成为更为重要的素质,能够在新媒体产品设计或内容策划制作中脱颖而出。

3.对自身的职业生涯有清晰的规划。网络与新媒体专业是一门应用性较强的学科,其人才培养出口呈现多元性,需要考生针对市场的人才需求,结合自身能力与爱好,在学习过程中制定相对清晰的职业规划,确定未来职业生涯发展方向。

4.具有较强的自学能力和适应能力。网络与新媒体专业面临技术更新迭代迅速的挑战,学生在专业学习过程中,需有一定的自学能力,在自我感兴趣的方向里深耕。要能适应新技术的层出不穷和迅速变迁,举一反三,抓住本质,以较好的适应能力获得就业竞争力。

“新高考精准填报讲座”

主题:冲刺阶段,如何做好填报准备

1、地址1:

2、地址2:

图片扫码进入;

3、讲座时间:

5月12日(本周四)20:00;

4、讲座大纲:

1)如何利用往年录取数据,科学填报

2)如何快速海选院校,精选院校专业

3)最后一个月冲刺,如何助力孩子考得好又填得好

5、温馨提示:

请各位家长安排好时间,提前10分钟进入讲座直播课堂。

如果对你有帮助,可以分享给更多的家长观看!

文章不错

点个赞吧

想要了解更多的大学信息,

关注我,在后台留言!

有什么想要了解的,

可进入公众号后台留言哟!

点击文末右下角的 “在看” 解锁更多惊喜哦!

往期推荐

盘点中国“最难考”的一流大学,共55所,分8档次!

颜值超高!深圳这2所高校,未来建成这样

这10个冷门专业,你可能没听过,但却真实存在!

这个大学专业要火,工信部“点名”支持!

初中推荐

,关注公众号回复“中考真题”,

即可获取地区中考真题及答案

编辑: 小陈

校对:小徐

声明: 本文内容来源于广东省教育考试院,仅提供交流平台,不为其版权负责,如有侵权问题,请及时联系管理员(微信号:ytowin1to1)。

责任编辑: